当前页面:网站首页 → 公司动态 → 酿酒知识
不同粮食酿的酒,会有多大差别?
上传时间:2025/9/22  浏览次数: 29次
稻谷金黄,玉米饱满,高粱红透了山头,正是五谷丰登的时节,“丰收”不仅意味着粮仓满溢,也是酿酒的好时机。几乎所有含淀粉或糖的粮食都可以用来酿酒,五谷入酒,各有风味。一起来盘点粮食的“变身术”,不同粮食酿的酒,各有什么特点?
一、高粱:酱香根源
要说起酿酒的“头号”作物,非高粱莫属。尤其赤水河畔的红缨子糯高粱,被称为酱香白酒的“天选之粮”。
它的出酒秘密在于“颗粒小、皮厚、耐蒸”。多次蒸煮也不易破碎,适合“12987”这样反复蒸粮、堆曲、发酵的复杂工艺。发酵时,它能释放出丰富的香气物质,酿出的有姚酱酒层次立体,回味悠长。
在明清时期,高粱就逐渐取代了黍稷,成为酿酒的主力。直到今天,中国的大部分白酒,尤其是酱香型白酒,依然离不开高粱。可以说,一粒小小的高粱,撑起了中国白酒最厚重的风味。
二、大米:东方清雅
如果高粱酒是火热豪迈的性格,那么大米酒就是温润清雅的代表。
《诗经》记载“以酒为礼”,所指的正是米酒。稻米淀粉细腻,糖化快,发酵后酒体晶莹剔透,入口柔和甘甜。米酒度数不高,带着天然的米香与甜意,很适合小酌慢饮。
江南的黄酒、客家的糯米酒,甚至日本清酒,都源于稻米。可以说,米酒不仅是一种饮品,更是江南水乡、东方美学的柔情写照,承载着东方人对“清雅”的追求。
三、小麦:曲香来源
提起小麦,很多人第一反应是馒头、面条,其实它在酿酒史上的地位也是举足轻重。
在西方,小麦是啤酒的灵魂。德国小麦啤酒,麦香浓郁、泡沫细腻,正是小麦赋予的独特口感。而在中国,小麦更重要的角色是“酿酒的幕后功臣”——制曲。
有姚酱酒所使用的高温大曲,以小麦为主料,它富含蛋白质和氨基酸,为微生物群落提供了理想环境。没有小麦,就不会有那一缕缕浓郁的曲香。换句话说,小麦不止能自己成酒,还能成就其他酒的风味。
四、玉米:白酒“调味剂”
玉米在中国的历史不算久远,明代才从美洲传入。但凭借高糖分、出酒率高的优势,很快被人们用于酿酒。
玉米酒香气独特,带着一丝谷香与坚果香,酒体甘甜,容易入口。它常常与高粱、大米搭配酿造,增加酒体的甜感与柔和度。在东北、华北的酒厂中,玉米酒十分常见。虽然它不像高粱那样层次复杂,却凭借亲和的口感,成为不少人初识白酒时的第一杯。
五、黍稷:上古“国酒”
如果把时间轴拉得更远,最早的“国酒”其实并不是高粱酒,而是黍稷酒。在殷商、周代的祭祀典礼上,黍稷(黄米与小米)酿成的酒是不可或缺的祭品。只是随着高粱逐渐普及,黍稷酒慢慢式微,如今只在一些北方乡村还能见到。
此外像红豆、紫米、红薯等小众粮食,含有一定的淀粉或糖分,适合酿造特色酒类,为酒文化增添了更多趣味和可能性。
酒是粮食精,也是时间的礼物。有姚酿造的纯粮酱酒【有姚经典酒】,对原料的选择与配比严格把关,只取冬小麦与红缨子糯高粱,用12987大曲坤沙古法工艺酿造。红缨子高粱赋予酒体厚重骨架,冬小麦带来层次与香气,在时间的淬炼中,最终成就一杯醇厚绵长、回味悠然的美酒,浅尝轻酌,任一袭酒香在唇齿间回荡。

酒的存在,让丰收的意义更显一份绵长。收获的美好与富足,从舌尖传递到心头,激荡出更强大的生命力。

转载:互联网

打印 】 【 关闭
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丘海一横路新源泰超市,电话:13687557021 0898-66117816 刘文强
地址:海南省保亭县城东郊酿酒工业园 公司名称:海南黎轩酿酒有限公司 电话:0898-83669919 传真:0898-83669919 琼ICP备10201095号-1 技术支持:易讯天空

琼ICP备10201095号-1